《健康報》訊(記者鄭靈巧)12月9日在京舉行的安全注射行動研討會透露,目前我國不安全注射現象遠比人們想象的要嚴重得多,接受注射者與醫護人員都受到其威脅,解決不安全注射,進而控制乙肝、丙肝、艾滋等血源性疾病傳播,已經刻不容緩。
此次會議提供的資料顯示,我國每年各種注射約為30億次,估計因不安全注射造成的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攜帶不少于3600萬人。而我國職業性感染血源性傳染病的醫護人員中,80%~90%由針刺傷引起。目前我國安全注射最大難點在農村,全國89%的鄉鎮醫療機構對一次性注射器不進行毀形處理,有的甚至回收再次包裝使用,危害巨大。新探健康發展研究中心新近于某省艾滋病流行縣進行的調研發現,當地安全注射政策落實不到位,缺乏對安全注射的監督機制和相應的設備/器具。當地80%的一般居民、幾乎全部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均就診于鄉、村兩級醫療機構,而鄉、村醫護人員缺乏安全注射意識,醫療針刺傷和體液暴露現象比較嚴重,一般人群及艾滋病病毒感染人群更缺乏安全注射知識與自我保護意識。
此次研討會由衛生部、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聯合國兒童基金會、世界衛生組織等支持,中國安全注射聯盟組織召開。